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回顾IaaS的前生今世 未来又会被谁取代?

 2016-08-05 14:03  来源: 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继微软Azure借助世纪互联入局中国市场后,亚马逊AWS也在近日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形式正式落地。至此,包括SAP、IBM、甲骨文在内的云计算巨头们悉数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之同时,阿里云、百度开放云等也开始扩大自身的市场格局,青云、Ucloud等创业公司更是频频受到资本的青睐。

由此来看,尽管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争夺尚未停止,IaaS仍旧成了云计算巨头眼中的宠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新一代云计算的说法早已喧嚣尘上,微服务架构、Docker等新技术顺势成为这场新旧之争的主角。那么,盛极一时的IaaS当真会被新的云计算模式取代吗?亦或者说IaaS在技术层面仍需要进行变革。

十年征程,刚上位的IaaS就开始落伍?

IaaS的中文释义是基础设施即服务,说白了就是提供计算资源。早在1983年,一家名为Sun Microsystems的公司就提出了“网络是电脑”的概念,但直到2006年3月,亚马逊才创造性的推出了弹性计算云服务EC2,IaaS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十年征程。

随后不久,谷歌、微软、IBM、惠普、戴尔、甲骨文、思科、VMware等几乎所有家喻户晓的科技巨头都加入了IaaS云的争夺战。也正是在这些巨头的不懈努力下,IaaS市场面临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模式之争的同时,一度占据了云计算市场过半的份额。单从亚马逊AWS今年第二季度28亿美元的净营收来看,IaaS的市场前景的确诱惑了不少互联网厂商的加入。而从2013年开始,国内云计算市场也逐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且早期进入的IT巨头大多选择了押注IaaS。

新技术的崛起,必然会加速旧技术的淘汰。当亚马逊的EC2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虚拟化,使得用户可以按需购买计算资源,这便给传统IDC厂商带来了致命一击。事实也是如此,当IaaS大行其道后,传统IDC厂商开始朝云计算转型,VMwar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便不难理解巨头们看好IaaS的原因所在,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租用IaaS公司提供的场外服务器、存储、网络硬件等,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运维成本和办公场地,还削减了自身在IT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成本,何乐而不为。

资本是残酷的,技术又何尝不是如此。IaaS刚刚将传统IDC挤下神坛,开发者们又开始吐槽IaaS的种种,比如部署的复杂性、线上线下环境的不一致、持续交付方面的不足等等。于是乎,各类新型的“XaaS”服务不断出现,传统的云计算分为IaaS、PaaS、SaaS三层,将这些服务进行整合却也能够克服IaaS的一些弊病,这大概正是IaaS落伍之说得出处。

当然,意识到这一点的不只有一线的开发者,还有IaaS服务商。目前来看,国内的几大云计算平台普遍的做法是针对某些细分领域提供更加细致的解决方案,或许在有意弥补单单提供IaaS服务的不足。

关于水煤电这个比喻,似乎预示了IaaS的未来

IaaS是否会因为技术上的缺陷面临淘汰还不得而知,但有关云计算“水煤电”的比喻似乎预示了IaaS的未来。换句话说,电厂赚钱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垄断。这便注定了IaaS市场在不久之后的淘汰赛。

正如前面所说,国内提供IaaS服务的厂商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即便云计算当下的渗透率决定了未来庞大的市场前景,出售计算资源的IaaS市场已然出现了“价格透明化”、“竞争白热化”、“降价常态化”等局面。

一方面,IT巨头们普遍将IaaS看作战略层面的服务,即便是网易云这类未直接提供IaaS的云服务厂商,仍选择了以自研的形式来构建基础设施。据悉,十万台级别规模的数据中心,基建土建费可能都要超过十亿的投资,每年的能源费用也得上亿甚至几个亿,和云计算厂商的营收相比,俨然是不成正比的。再加上竞争者越来越多,价格日渐透明,不断降价来维持竞争力势必是最终结果。一些平台选择依靠数据库、CDN、中间件以及增值服务来弥补盈利能力,IaaS厂商已经不再那么纯粹。

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相比于IaaS的部署复杂性和不可避免的运维成本,基于IaaS的PaaS和SaaS似乎更符合自己的胃口。而从历年的调研数据来看,IaaS的同比增长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而SaaS和PaaS的增长态势要更加良性。这似乎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当一个企业需要IM通信服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绝不是购买IaaS,然后找一大批程序员开发出想要的功能,相反,网易云信、环信等专业的PaaS类IM云服务更受追捧。

不难想象,IaaS未来将成为云计算的新常态,只不过更多的在扮演基础设施的角色,在市场上或将逐渐淡出。不幸的是,对于IaaS作为基础设施服务的地位,一些新兴的云计算平台们开始有所怀疑。

容器会成为取代IaaS的新一代云计算吗?

在这场关乎IaaS市场地位的争夺中,两个比较出众的技术就是微服务架构和Docker。而以Docker为技术又兼顾微服务优势的容器云,开始被称之为新一代云计算模式,比如国内的网易蜂巢和时速云。

就目前来说,云计算巨头们已经开始接受Docker,比如说谷歌在第一时间宣布支持Docker,开源了其容器编排管理工具kubernetes。微软也在最近一段时间和Docker“暗送秋波”,并传出了40亿美金收购Docker的消息。而在国内,类如网易、新浪等刚刚加码云计算的玩家,则成了容器云服务的典型代表。

一种有些武断的说法是,Docker等技术肯定会对传统的IaaS服务商产生冲击,逻辑是云计算出现后,IaaS厂商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运营商被管道化,只能赚管道的钱。而Docker出现后,基于IaaS构建的各种容器计算平台,势必将IaaS服务管道化。对于这个说法笔者不表示赞同,在如今的局面下,容器这个新生儿还很难撼动IaaS的市场地位,IaaS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从0到1,而容器的出现则是从1到10的结果。尤其是在容器还未成为基础设施标准的情况下,急于冒进显然会受到IaaS厂商的阻击。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容器所表现出的优良特性又是如此的诱人。笔者曾在一次微信分享中,听到网易蜂巢的产品负责人讲述过容器和微服务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场景。“电商业务中购物车、订单、用户信息、风控、库存都能够提取成独立服务,研发团队可高频度独立更新各个微服务,从而能够控制变更范围,极大加速产品的迭代。”按照这个思路,IaaS提升了资源的交付形式,容器云则改变了产品的迭代方式,提高了产品迭代的速度,在这个唯快不破的时代,这一特性的颠覆意义不言而喻,着实有了新一代云计算的雏形。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一个比较常规的现象就是,巨头之间的竞争往往会使得第二梯队的玩家被迫离场,而围绕技术的争夺又往往会刺激新技术的诞生。Docker和容器会成为IaaS的取代者吗?结果还不得而知。毕竟IaaS只是云计算初级阶段的产物,谁能让开发和生产更加便利,或许就能左右云计算的未来。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