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微博上质疑飞猪旅行存在“大数据杀熟”,针对王小山的质疑飞猪回应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据王小山微博称,同一航班,别人卖2500,飞猪卖我3211……一张机票,查1104,到订的界面变成2322,过几个小时变成2796,在别家订了,1300,返回飞猪,又变回2322,癔症。
线下“杀生”,线上“杀熟”
在我们的传统的消费购物中,我们见过“杀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第一次去一个店里购物可能买家会要价高一些,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区我们会经常会遇到“杀生”现象。相反如果是老顾客去购物会得到很多优惠,这是我们在日常消费中已经习惯的一种现象。
那么网上所说的“大数据杀熟”是什么呢?其实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对,这与我们线下的消费是整个反过来的,线上买的越多价格也就越贵。所以也有人说,如果你对这个平台的忠诚度越高,那么付出的代价也越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坑?
那么“大数据杀熟”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的?正是从今年才被广为人知,像滴滴、携程、京东、淘票票、苹果、去哪儿、亚马逊等都被爆出过“杀熟”事件!
“杀熟”事件频频出,OTA成灾区?
最早是今年3月份滴滴被曝出同一条路线,不同打车的人价格相差十几元。有网民测试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对此滴滴回应称,同类车型同一时段每公里计费是一样的,这是没有杀熟的佐证,同类车型同一时段每公里计费是一样的(不管是安卓还是苹果,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黑金卡还是普通用户),这是没有杀熟的佐证。
在5月份的时候,有不少网友反映不管是打车还是在视频网站上购买会员,苹果手机要比安卓手机付费高一些。具体来说,安卓手机包年是198元,而苹果iPhone则达到了248元,足足贵了1/4!对此苹果回应称这完全是“背锅”了,因为定价权100%由开发者掌握。
其实在国外“大数据杀熟”早就存在了,早在2000年亚马逊用户就反映称,在购买碟片时对老顾客的报价是26.24美元,但是删了cookie后发现报价变成了22.74美元。当时这件事的曝光也令亚马逊饱受争议受到消费者如潮的谴责,最后CEO贝索斯不得不亲自公开道歉,最后给出了一个差别定价的“实验”借口!
在所有的“大数据杀熟”报道中,在线旅游平台是被批评次数最多的。网友曾爆料称在携程上订房跟朋友搜同一间酒店,出来的价格就不一样,“酒店同房不同价”。一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线旅游平台订机票,选好的那班每次看时都会上浮;而当自己选好该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时,价格立刻上涨甚至翻倍。
“大数据杀熟”是价格欺诈行为!
虽然众多平台都被爆出“大数据杀熟”事件,但是从来没有一家是承认的。我国《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三条,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而“大数据杀熟”明显是属于价格欺诈!
明年一月份开始实施的最新《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就是说,以后“大数据杀熟”将被永久的禁止,若是违反规定则属于违法行为,将会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飞猪不是第一个曝出大数据杀熟的平台,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平台!大数据作为一种新技术,我们应该把它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去,技术本无罪,不应该被违背商业规律的人利用成为谋取财力的工具!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