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正文

江湖人来人往,米聊停服退场

 2021-02-19 08:57  来源: 深响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商业大佬之间总有相似之处,比如都喜欢天文。

不提远在大洋彼岸的贝佐斯和马斯克,就说国内的企业家:马化腾是著名的“天文迷”,张小龙在微信开屏里眺望了10年地球,而与这两位渊源都很深的雷军,也是个喜欢“夜观星象”的人。

“创业要看星象,要夜观星象。”2013年,在复盘米聊早期如何迎接腾讯的挑战时,雷军如此表示。

“星象”是委婉的说法,米聊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赌局,雷军想“赌腾讯一年之内反应不过来”。但星象显然没有告诉雷军,腾讯只给了米聊一个月时间,微信会横空出世,以至于十年后,米聊沦为旧时代的符号,国内的移动端即时通讯市场完全被微信占领。

今年1月,米聊发布公告称,因业务变动,米聊将于2021年2月19日12点00分停止服务。用户需在停服前自行导出聊天记录及个人资料等信息,停服后将无法导出用户在米聊内的任何信息。

米聊退场了,很少人会对此感到意外,这是一场迟来的告别。

“千亿美金”的机会

2010年10月,美国市场出现了一款名为Kik Messager的即时通讯APP。凭借免费短信聊天功能,Kik Messager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获得了百万级用户量。嗅到机会的雷军迅速调兵遣将,同年12月,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带队发布了中国第一款与Kik类似的产品——米聊。

根据小米官方授权传记《一往无前》,雷军当年给米聊的未来算了上、中、下三卦:

如果腾讯用QQ来迎战米聊,小米尚有一丝机会,因为QQ在手机上的体验过重,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短平快的用户体验;

如果腾讯没有犯任何战略错误,选择用完全相同的产品形态来迎战米聊的话,只有在它能给米聊一年抢跑时间的前提下,小米有50%的胜算;

如果腾讯在一年之内拿出一模一样的产品,那么,腾讯的综合资源是小米的一万倍,小米将处于完全的弱势,届时,腾讯会把全部的工程资源和推广资源扑上来,小米获胜的概率将是零。

麻烦的是,事态的发展比设想中的最差情况还要差。

雷军紧紧盯着腾讯深圳总部,却没有注意到广州的QQ邮件团队。当小米内部筹备米聊时,同样注意到Kik的张小龙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由他带领的广州团队来做类似Kik的产品。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马化腾的支持。

2010年11月20日,微信正式立项。2011年1月21日,微信1.0测试版在iOS平台推出,只比米聊晚了一个月。

事态走向始料未及,但微信早期并未直接利用腾讯已有的用户资源,上线半年后,其用户数还没有达到100万。此情此景下,米聊尚有一战之力,但这只是暂时的。

2011年4月,米聊借鉴Talkbox增加了语音对讲机功能,用户量增至100万。但在一个月后,新版本微信也增加了语音聊天功能,此后又相继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并导入了QQ关系链。一系列招式打出后,微信的增长高歌猛进,2011年底,微信的用户数达到5000万。

风向已经完全转变,经验老到的雷军不会判断不出来。早在这年8月,雷军就发过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格局已定,大佬分野

许多复盘会将米聊与微信的竞争比作“生死竞速”,但米聊的落寞,不只是因为时间没有站在它这边。

相比腾讯,米聊在即时通讯领域的经验和资源都要稍逊一筹。为了避开腾讯的锋芒,米聊曾在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定位之间摇摆不定。而在用户量猛增的时候,由于缺少相关经验,米聊还出现过频繁掉线、消息送达率不稳定等问题。

创业公司的资源有限,同时在软件和硬件领域左右开弓是个艰难的目标。一边是手机业务的火爆,另一边是米聊遭到微信的步步紧逼,而后者背靠着资源强大的腾讯,摆在雷军前面的选择只有一个:战略收缩米聊,全力聚焦小米手机。

简而言之,一个月的时间差没有为米聊争取到足够优势。米聊抢到了先手,但在腾讯反应过来的那一刻起,米聊的结局已经浮现。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同年5月,雷军公开承认米聊“输了”。经此一役,小米和腾讯走上了泾渭分明的两条路,前者将旗下硬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手机出货量高居全球前五;后者则通过微信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建立起了覆盖12亿人的社交帝国。

对于米聊的失败,雷军没有表现出多少沮丧之意,这位连续创业者曾在采访中表示,米聊在跟腾讯正面对决后还能活下来,也算有“小强”般的实力,相比强调米聊“死得那么惨”,媒体其实应该多给米聊鼓鼓掌。

只看生命长度的话,米聊确实有着“小强”般的生命力,只是在输给微信后,米聊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即使有过“复活”动作,在即时通讯市场格局稳固的背景下,相关尝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2021年1月,在微信迎来了十周年的时候,米聊迎来了自己倒计时。

米聊退场,游戏继续

除了星象和即时通讯,雷军、马化腾、张小龙的个人命运其实还有过几次直接的重叠。

1999年,受困于资金压力,马化腾打算把OICQ(QQ的前身)卖出去。为此,他曾找到雷军帮忙,但后者对看不到盈利前景的OICQ没有多少兴趣。无奈之下,马化腾只能继续经营这个“砸在自己手里”的软件,“被迫成为了一个服务提供商”。

雷军没要OICQ,但他曾想买下张小龙做的FoxMail。1998年,雷军以交流产品Bug的方式联系上了张小龙,问其是否愿意把FoxMail卖给金山,张小龙也开了个价:15万。

故事到这本该以顺利收购收场,但当时的雷军正忙于联想注资金山的事务,只能请研发部同事去和张小龙商谈具体细节,而研发部对FoxMail的兴趣远不如雷军,因为“那个东西,我们一两个月也能做出来”。

雷军的收购泡汤了。2000年,博大国际互联网公司收购FoxMail,张小龙及其团队进入博大。五年后,腾讯从博大手里收购FoxMail,将张小龙收入麾下。

历史没有如果。就这样,他们擦身而过,再次相遇时已是新的时代。

作者:鸿键

文章来源:深响(ID:deep-echo),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t0N6PF5e5YW-0xPJKVLFA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标签
米聊

相关文章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