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在2018年俨然成为BAT争夺的新战场,张小龙把小程序视为微信稳固移动互联网铁王座的杀手锏,马云旗下的王牌淘宝和支付宝亦试图通过小程序来撬开新零售的大门,而百度作为移动端的通用型连接平台,曾经推出过小程序鼻祖“轻应用”,如今在移动端流量、信息流及人工智能架构搭建完成之后强势回归重新布局小程序,迅速吸引了开发者及创业者的关注。
7月4日,百度大脑AI芯片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在朋友圈刮起来了黑科技旋风,而最能给手机网民带来直接变化的是“AI+小程序”。5月下旬,百度就向媒体预告了百度智能小程序会成为今年百度开发者大会亮点,这段时间的酝酿或许是为了让小程序样板产品在百度App运行达到甚至超过原有App的效果,等于上线了多款App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百度智能小程序相对于微信小程序来说属于后发,能否化解当前小程序创业存在痛点,并把小程序从社交流量升级为开放式流量,将AI新技术赋能在小程序上,成为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最大变量。
一、小程序的发展瓶颈:超越App重任不能只寄托于微信
开发者对小程序的热情就像2011年左右做安卓或iOS开发那样,只不过当时开发者大多是技术派,经过移动互联网这些年的熏陶,现在开发者很多是企业人员,一些老板们和创业者比程序员们还关心小程序的进展。
小程序无须下载安装、获客成本低、属于轻运营、能够充分获取母App的流量而不用自己去找流量,小程序的产品体验也开始与App相差无几,人们对于小程序寄予厚望,但经过一年半载的试验,新鲜劲头过去之后已呈现出了发展瓶颈,这让很多开发者未免有些凉意。
(1)很多创业者并没有停止开发App的脚步,每周都会涌现一些新App。如果抱着把小程序的流量导向自己的App的旧思维来做的话,注定是很难做出爆款小程序的,我们姑且把这样的思维称之为“App思维”而非“小程序思维”,在小程序面前,一些移动互联网创业者还略显得保守,并没有的完全认识到小程序这一新物种的爆发力。
(2)微信小程序并不完美,腾讯为了让小程序与公众号保持差异化特色,没有粉丝关注功能、用户用完即走,也不容许诱导分享,除非是拼多多,这使得开发者营销推广和吸粉获客的愿望落空。尽管已有一些小程序获得了融资,小程序自身无法推送消息、唤醒或召回用户等限制了小程序的盈利能力,很多用户还是返回到App中了,这使得很多微信小程序形同鸡肋。
(3)腾讯与阿里、头条系产品强竞争冲突不断,他们要么不入驻、要么担心数据拱手让人,这些因素导致了微信很难通过小程序来“一统江湖”。腾讯推出小程序希望为了更多用户在微信中“醉生梦死”以最大化占据用户时长,但跑出的更多是腾讯系的拼多多、跳一跳、京东、摩拜、美团外卖、王卡等爆款,在赋能长尾开发者方面有些乏善可陈。
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智能小程序一经推出,就能够起到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效果,百度智能小程序推出紧扣这些痛点,并且是唯一能与微信完全分庭抗礼、截然不同的新物种。
(百度App中上线的百度智能小程序)
二、百度智能小程序差异化优势:流量开放化与智能化精准匹配
经过“七年之痒”,微信吸引用户魅力正在削弱,在信息流及人工智能进取上,风口站在百度App和头条这边;而目前头条在内容和产品资源连接方面还不足以做出小程序,在AI上技术储备也不如百度,小程序复兴的重任落在了百度肩上。
如今开发者最大痛点不再是商业模式如何通过产品打磨成型,而是如何让创业者在开放化的流量池中获取到相对精准的用户,说到底还是流量!哪里有流量,开发者就会哪里!
而百度的存量优势业务搜索本身就是用户需求明确发起的有效访问,是用户寻找信息与服务的天然入口,这些能为更多优质的小程序脱颖而出提供机会,百度系日均千亿级流量的确是小程序尚未充分开垦的宝地。甚至可以说,小程序对搜索流量的需求程度是强于社交流量的。
百度App业务部前端架构师雷志兴介绍,作为业内首个完全开放小程序生态,百度智能小程序既可在百度App、百度贴吧、百度地图等百度系产品中运行,还可以在浏览器、合作App、DuerOS、Apollo等平台或设备中运行。此外,百度智能小程序还盘活了PC端存量流量,PC端的流量依然巨大,在办公交流、阅读网页、视频浏览等方面效果更佳。
以往小程序流量瓶颈最大的困难之处在于推广难,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仅仅是单纯依靠自身的品牌效益和推广“守株待兔”,还能在百家号近似文章底部推荐用户关注小程序、在信息流Push中引导用户关注小程序,小程序直接成为信息流落地页,用户不必去应用市场下载App了。在线上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通过信息流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展示,针对有需求的人群进行商品推荐。据百度商品推广部(闪投)总经理丁灿彪介绍,百度智能小程序将拉新客、提转化、促留存为小程序品牌商家赋能。
(百度App智能小程序千人千面推荐效果)
流量的开口要足够的宽阔,要想实现平台产品运营模式的闭环,还需要对流量进行精准匹配,这就回到了百度智能小程序“智能”特色。
百度App“搜索+信息流”双引擎模式一直在琢磨的就是用户画像与推荐的“精准化”,与“去中心化”、弱运营驱动的微信相比,百度智能小程序在开发者流量获取、用户沉淀、用户促活、用户变现等链路经营方面的确更能“长袖善舞”。
(1)首先,百度流量获取门槛较低、产品辐射面广,可以反复被搜索,并且在流量获取上由于有平台中心化运营,更加可控化;
(2)其次,百度智能小程序设置了“粉丝关注”功能,便于开发者将用户流量私域化、提升粉丝的复利效益;
(3)再次,百度智能小程序的Feed流诸如诸如订单消息推送、小程序历史访问记录、信息流商品自动推荐等唤醒留存用户,结合搜索沉淀数据与点击反馈实现兴趣化、场景化推荐;
(4)最后,百度智能小程序为开发者做了盈利模式探索,开发了一些广告组件便于开发者流量变现。
三、除了流量以外,更应看好百度智能小程序“智能化”体验
小程序本身是跨行业、跨应用场景的,理论上凡是能开发成App的产品都需要做小程序。可以预料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开发者涌入。
鉴于目前小程序已成瞭然之势,很多小程序开发者已在开发微信小程序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开发者在开发百度智能小程序时只需要简单修改其他小程序的几行源代码,就可以接入和获取百度流量,避免二次开发的成本。因此,百度智能小程序肯定能在短时间内把微信积累开发者和创业者迁移过来形成巨大体量,这样就省去了当年做轻应用当“头雁”阻力,实现黑客级增长自然离不开对开发者友好的关键细节。
目前微信小程序的操作体验还停留在模仿App阶段,以致于很多小程序用户过亿之后必须独立开发App来承载一些新的功能,本质上表明目前小程序在交互上依然停留在移动端拇指交互阶段,在技术上很少有创新体验。
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操作体验上将引入语音交互、视觉交互等人工智能元素,其中语音交互应用智能语音识别、合成、控制等技术,视觉交互应用了图像识别、人脸识别、AR、VR等技术,在百度App中语音搜索或图像搜索可以直接触达智能小程序就是应用了这些技术。比如在百度中语音搜索附近的酒店直接弹出携程酒店预订的小程序,查询火车票搜索页面显示的是百度火车票小程序;或者车辆交易小程序上传手机照片即可查询信息。
(在百度App中携程小程序的应用场景)
小程序要想真正超越App就得提升“智能化体验”,而小程序又恰好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新载体,并对于人工智能有助推作用。
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视觉技术部、人脸技术部、增强现实技术部总监吴中勤认为,智能小程序+AI优势,将使开发效率更高,接入成本更低;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已支持文字识别、语音合成、内容审核以及图像识别等方面的20多项AI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图片查看、音频视频直播、地图、画布等组件以及百度统计能力能帮助开发者提供用户、来源、留存等分析能力,让数据运营更精细化。因此,开发者无须从零积累自身人工智能技术、节省了高昂的人力成本,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发者将拥有其他小程序无法比拟的技术支撑和产品智能体验。
如果按照现有的交互体验去做小程序,小程序在阅读、游戏、社交、电商等多个赛道上始终难以与目前移动端超级App等量齐观,只有应用AI深度学习、大数据结构化、机器学习、场景化推荐等前沿技术,才能真正提升小程序运营效率,笔者相信,百度智能小程序为开发者提供相对成熟AI组件及各类API接口,能够最终帮助开发者更方便、更快速打造出理想产品,这本身就是小程序平台赋能的魅力。
结语: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推出解决了当前开发者的技术、流量、推广等优势,为移动端产品体验带来了新玩法。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百度在信息流+人工智能核心业务上内功积累,正成为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放化流量与AI化体验的前提,能做小程序平台不外乎BAT,而百度在本来就应该做好的开放连接工具类产品那里,回到了主场,下一盘移动互联网生态大棋,小程序极有可能成为AI时代的应用场景。而现阶段,把小程序从普通轻应用升级为智能轻应用,百度智能小程序带来的革命性突破,值得开发者与创业者更积极的参与,并抢滩这一新兴超级流量入口的流量红利。
本文作者:李星,公众号:靠谱的阿星,靠谱汇创始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CMO训练营认证导师,获2017年钛媒体年度作者「最具人气奖」,作品全网搜索“靠谱的阿星”,个人微信即QQ号:1598145405,欢迎交流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21年9月,工信部召开会议对屏蔽外链行为进行整治,腾讯、阿里等相继表态,将坚决拥护,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互联互通”落地。
2020年6月,百度宣布未来5年预计培养AI人才500万,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2021年8月18日,百度官宣成立松果学堂,通过提供基础课程、技术竞赛、产业实训、科研基金等资源,助推AI人才培养。
其实对于深耕于AI时代的百度来说,不论支持者多与少,都要“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在智能经济的时代浪潮中,“躬身做实事”才能够收获的第一生产力。
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今年,云上转播将正式超越卫星转播,成为奥运赛事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的主要转播方式。巴黎奥运会预计11000小时的赛事直播画面,将通过阿里云向全球分发。这将是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技术进步。据介绍,OBSLiveCloud将成为202
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转播中心举行的活动中表示,2024巴黎奥运会展现了奥运转播的未来,广泛应用的阿里AI技术正在将巴黎奥运转播带到新的高度。(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巴黎奥运会上,云计算将替代卫星成为奥运赛事直播的主要方式。超过三分之二奥运直播信号将通过阿里云支撑的
大模型落地呼声越来越大,但是以什么方式落地依然有争议。国内如此,国外亦然。不同的思想对应着不同的方法论。一部分AI企业忙着更新通用大模型打榜,做一些视频生成工具之类的热门产物,巨头多数属于此类。另一部分则在专注行业大模型或是平台,例如国外的Glean和国内的第四范式,后者最近还发布了AI数字人视频合
2023年是AI大语言模型爆发的一年,以OpenAI推出的GPT大模型为起始,整个行业开始从“推理式AI”向“生成式AI”迈进。据MarketDataForecast预测,全球AI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50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34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8%。在此背景下,国内如
随着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成为业界共识,大模型的“新赛季”来了。2024年是国产大模型全面商业化的元年,各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同时,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4)上,各大AI厂商纷纷表示要让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不过,对于大模型商业化的路线,科技巨头和大模型初创公司之间存
对所有大模型而言,其真正考验如同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所说,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和商业化落地上。作者|Cindy编辑|杨铭恐怕谁也不会想到,百模大战进入商业化下半场,围绕大模型大规模、旷日持久的战争,竟是开源和闭源路线的交锋。最近,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刘庆峰、李彦宏、王坚、朱啸虎、
从新闻网站与搜索引擎的十几年较量历史中总结,大模型公司向内容方付“版权费”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创新的速度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埃隆·马斯克曾这样说到。近日,由马斯克所掌舵的特斯拉,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推出了第二代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距离第一代面世,仅过去9个月。加速升级的人形机器人不负所望,成了今年WAIC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大看点。除此以外,今年的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