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商产权 >  专利 >  正文

专利从来不是保护伞,科技一直在向善

 2019-07-31 18:17  来源: 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推荐】海外独服/站群服务器/高防

近日,有一件奇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1年前,云南有一个叫孙某的*犯以“发明专利”获得减刑,21年后,在云南扫黑除恶的斗争中,打掉了一个叫孙某的地方一霸。奇的是,这两个孙某,被证实为同一人,孙小果。

*犯上演王者归来,这往往是电影里才有的情节。然而,生活往往比电影更离奇,而打着科技、专利等幌子作恶的,孙小果并不是孤例。

技术不是犯错的幌子,也从来不是犯错者赎罪的借口

曾经轰动一时的“快播涉黄案”,就是技术犯错的典型,也让创始人王欣走向了监狱。

快播当年的火,是来源于当时的P2P共享技术,把原本需要下载才能播放的视频,变成可以直接共享的新方式,网站只需要提供种子,当用户规模足够大时,大部分视频文件都可以从别的用户电脑上下载的,减少了对网站的带宽消耗,改变的了市场环境。这让2007年成立的快播在2011年,以百分之八十以上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播放器。

也正因为如此,快播走上了歪路,成了涉黄重灾区。庭审时,王欣喊着“技术无罪”,也许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是,技术的应用需要规范,需要市场环境的引导,出狱后的王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但做事的人可能会犯错误,如果没有监管,人性的弱点会暴露出来,企业也是一样。”

时间往前推,2005年,国内乳业龙头企业伊利前董事长,因非法转移资产被捕,在服刑期间发明出一套节水设备,获得国家专利,得以减刑。

但根据网络资料,郑俊怀为大专学历,中文专业,从招待所所长开始工作,后主要负责企业事务,与科学技术、设备根本不沾边,从未学习过机械等理工知识,其何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在监狱的环境条件下发明出节水设备并获国家专利发明?

2008年郑俊怀出狱后,以“特邀顾问”的身份加入红星集团,后任红星集团董事长。2011年2月,郑俊怀的“助理”张三林等人,在网上炮制谣言攻击伊利集团及其管理层,导致伊利股份当日跌停;2018年3月,利用自媒体人刘成昆等人再次炮制伊利谣言案,让伊利股份当天市值蒸发60多亿元。去年10月24日,伊利不得不通过其官方渠道发布了实名举报公开信——《常年屡遭破坏伊利苦不堪言 被迫公开实名举报信 恳请彻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实名举报前任董事长郑俊怀。

快播的王欣在喊出“技术无罪”之后,如今已认识到“人会犯错误”,而打着技术的幌子以“专利发明”减刑的郑俊怀,不仅不认错,出狱后依然风风光光的成为其他乳业的董事长,实在令人咋舌。

科技向善,需要的是真专利

专利分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三种。孙小果和郑俊怀狱中申请的专利,都是实用新型专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朱明勇对媒体的解释,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相对简单,有时就是一个噱头,并无技术含量,只是一种新方法而已,“孙小果申请的就是实用新型专利,能不能作为重大立功来减刑,其实是一个问题。”

一个防盗的井盖专利,让一个*犯上演王者归来;一个节水装备专利,让一个经济犯罪风光依然......把公检法等全部集合起来,买专利办减刑,这是一两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吗?这一系列逃脱法律制裁的操作,究竟是谁发挥了通天的本领?“假专利”的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由利益捆绑起来的“保护伞”?

立功减刑本是体现惩罚中的人文关怀的司法文明,但当这项制度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假专利”获取“真减刑”,就成为了“提前出狱”制度通道。

社会不需要这样的“假专利”,也绝不能让司法文明的制度沦为权势人员逃脱法律制裁的工具!真正的科技专利,需要的是“向善”!就如BAT等企业,将AI技术用于寻找走失的亲人、用于帮助听障人士做手语识别系统、用于普惠边远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技术向善,需要以人来把握尺度。不管是利用技术犯罪,还是利用专利漏洞减刑,市场和政府都需要有力的监管,企业要把握自身的社会责任,政府需要构建公信力,让技术向善发展,让司法回归正义,让罪犯无处藏身,让民众重建安全感,这样才能从根源杜绝孙小果一类的事件的再次发生。

【完】

智能相对论AI新媒体,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

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