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志刚
大模型赛道动作不断。
202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云知声携山海大模型亮相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大模型开发的场景应用。
大模型变热,赛道也变得更拥挤。
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下场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已经出现的国产大模型近百家。
趁着大模型的热度,两年前IPO折戟后的云知声转战港股。此前,云知声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转战港股上市。大模型热度之下冲刺港股,云知声似乎胸有成竹。
今年5月24日,云知声正式发布山海大模型,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称,山海大模型的目标是年内通用能力比肩ChatGPT,并在医疗、物联网、教育等垂直领域超越GPT4。
目标定下了,接下来山海大模型究竟能不能超越ChatGPT还需要事实来说话。
昔日上市申请数据“造假”实锤了?
云知声招股书显示,公司在智慧生活的子领域及智慧医疗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70%,并遭到同行数据造假的质疑。
新版本招股书披露,云知声在中国智慧生活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8.4%,在智慧医院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6.6%,过去的数据造假似乎“实锤了”。
招股书显示,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提供商前五中,云知声份额占6.6%,排名第三,前两位分别占到24%和20.9%。排名第四的公司占6.3%、第五名占6%。
招股书截图
此前招股书中,云知声似乎着急用市场份额来证明自己,可能还是在于在智慧医疗领域,云知声的商业化的底气不是很足。
从市场份额行业排名上看,行业第三地位不算特别稳。
智慧医疗赛道是典型的科技成长赛道,行业内的玩家都处在高速增长阶段,云知声市场占有率并没有与行业第四拉开足够多的差距。接下来能不能吃下更多市场份额很关键。
整体来看,行业目前还处在追求规模效应的阶段,持续亏损之下,市场份额其实也是一个观察企业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准。
实际上,云知声的智慧医疗业务占比并不高,招股书显示,2022年,云知声智慧生活业务收入占比为81.0%,智慧医疗业务仅占18.9 %。公司大部分营收还是靠智慧生活业务。而且从过去三年的变化来看,智慧生活业务的营收占比还在增加。
也就是说,即便是智慧医疗市场份额降低,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整体没有那么大影响,“造假”与否并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重要。
市场看重的,还是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质量。
营收规模上,2020年到2022年,云知声营收分别为2.61亿、4.56亿、以及6.01亿,年复合增速超过50%,毛利润分别为0.89亿、1.45亿以及1.40亿,年复合增长为63.9%。
也就是说,与大型科技公司相比,云知声的营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增长的情况还不错。
再来看盈利能力。
2020到2022年,云知声三年分别亏损2.97亿、4.34亿、3.75亿。三年累计亏11亿。而亏损的原因之一,可能还是持续地研发投入。
2020-2022年公司研发开支入分别为1.89亿、1.88亿、2.87亿,研发费用率方面,分别占到72.5%、41.2%、47.8%,可以看到,公司研发费占比的确很高,是典型的科技驱动企业。
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前期的持续亏损不是问题,因为仍然需要牺牲盈利去换取规模。关键是持续亏损之后,依然能够稳定经营,并且通过自身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优势实现经营性盈利。
其中潜在的风险在于,技术发展趋势是不可控的,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技术优势。
一方面是在于科技企业,技术优势是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是AI、大模型领域,巨头的优势明显,如果行业内出现了成熟度很高的产品,那么对于其他同类的产品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会被市场迅速淘汰。
另一方面,在于成本,前期投入的成本能不能被后期的盈利模型所覆盖。
AI技术的商业化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成本。
成本变化方面,2020到2022年,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分别为1.7亿、3.1亿以及3.6亿。同比增长幅度与营收基本同比。销售费用率方面,分别为24%、13%、以及7.6%。
可以看到,过去三年内,随着营收增长,公司的费用率不断下降的。不过这是典型的ToB 公司的特征,因为业务ToB的公司费用率普遍都不高。
关键点在于未来对研发成本的摊销上,如果接下来大模型的商业化能够覆盖高成本投入,那么未来的技术开发成本就能被摊销,如若反之,那么未来这类科技公司的盈利情况,其实不容乐观。
To B是不是AI大模型商业化的阳关道?
大模型的热度是C端带火的,最开始是Chat GPT的用户增速快的惊人,一度曾经5天突破了百万用户增长。不过,大模型未来的商业化,更多可能先发生在B端。
在过去,云知声为垂直行业客户提供面向多个场景的物联网智能化产品服务,押注大模型,投入AGI(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其实也是原本业务增长的延伸。
在AI to B领域,云知声是有积累的。但关键在于这些客户积累和行业资源,能不能在公司的经营下,进一步转化为营收和利润。
业务方面,财报披露,到2022年,云知声AI产品解决方案客户数量为538家,数据显示,2020到2022年,公司最大客户的收20.6%、21.6%及 13.1% 。五大客户收入占总营收的40.1%、34.4%及 30.8%
大客户占比高,意味着对公司的议价能力和回款能力是一个考验。
从招股书来看,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很高,2020到2022年分别占到44.06%、58.33%与61.40%。
也就是说,在销售策略上,公司更多采取赊销的方式。这可能表明,在面对大客户,公司自身的话语权往往不够,从而带来更多的回款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云知声授予客户的正常信贷期是180天,而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上,2020-2022年分别为179天、185天与254天。
也就是说,到了2022年,一些客户在业务上的回款可能已经有了新的状况,回款变得更难了。
招股书截图
进一步来看,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有1.3亿、超过两年的应收帐款有48,50万,值得注意的是,仅2022年的贸易应收款减值准备就有1.37亿……
另一方面,财报显示,预期信贷亏损率在不断增长,从2020年的12.8%,增长到2022年的27.2%。
接下来,回款情况会不会改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因为回款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表现。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表现比较差,分别为-1.63亿元、-2.37亿元与-1.66亿元,手里的余粮不多,仅有7412万元。总的来说,公司的经营,还是得靠持续融资输血。
借着大模型的热度上市,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公司长远的发展以及未来的业务持续增长。融资似乎是一到必选题。
天眼查APP显示,2023年6月27日,云知声获得了来自多家机构的D++轮融资,交易金额为7亿人民币。
此次冲刺港股上市,云知声此次计划募集约9.12亿元,公司也表示,本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建设项目、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经营性现金流吃紧,技术、产品、平台依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发展,再经过数轮融资之后,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从招股书来看,公司的融资成本在逐渐上升。
数据显示,2020到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分别为0.9亿、0.9亿、1.7亿。值得注意到的是,2022,公司融资成本已经占到营收的28%。
那么,公司融到手的钱够花吗?恐怕很难说。
财报显示,2022到2022年,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21亿、2.94亿、0.29亿。换言之,除了2021年之外,其他两年的融资都花的差不多了,而2021年6月24日,公司才获得了1亿美元的D+轮融资。
招股书截图
由此可见,AI领域真的太烧钱了。而这些投入能不能变成真金白银的利润回报,还是个未知数。
理性来看如果未来山海大模型有足够竞争力,能够真的与ChatGPT掰掰手腕,市场还可以期待一下。如果产品市场表现不如预期,那么,这些投入恐怕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回报。
持续的投入也许并不一定没有结果。乐观的一面是,招股书中显示,公司的毛利率在上升。
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34.2 %,2021年下降到31.8%,到2022年,公司毛利率上升到39.9 %。招股书中也解释了毛利率上升的原因,毛利率更高的AI解决方案增长明显。
至少目前来看,对AI技术的投入能够换来一定的回报,而毛利率的提升说明公司远没有到盈利能力的天花板,接下里,云知声能否站稳市场,通过大模型实现自身的二次增长,值得期待。
结语:
这么多企业做国产大模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幸事,背后体现出的是更多的科技硬实力。硬实力之外,越来越多地像云知声这样的科技驱动的企业,在谋求上市,谋求更多的发展。
云知声赴港IPO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也是一种鼓励,接下来,我们也会看到更多大模型企业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选择IPO的大模型企业多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大模型才会更有机会,未来的国产大模型,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以文会友,行业交流。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摘要:深度参与了最早的系留无人机军用装备型号。近日,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智能」)宣布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中航融富、陕西光子强链、广东凯鼎、深圳穗银等机构投资。此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生产能力提升。「卓翼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
近日,智租换电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据悉,本轮融资由金通资本领投,58同城(神骐资本)、西部优势资本、蜂云资本、铃轩资本、通瀛资本、安庆新能源投资等机构跟投。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创新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拓展以及换电能源网络的建设完善。智租换电成立于2018年,至今为止,业务版图已
实在智能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助力实在智能继续保持在AIAgent赛道的全面领先优势。
文/一灯北京时间12月15日晚,MRO产业互联网平台震坤行正式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成为国内MRO第一股。此番上市,震坤行发行400万ADS(美国托存股票),发行价为每股ADS15.50美元。“绿鞋”前,震坤行通过本次IPO募集共计6200万美元,承销商德意志银行、华兴资本与中金公司另外共有60万股A
全球智能光电选矿企业「好朋友科技」近日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本轮融资由金沙江联合资本继续领投,跟投方包括产业资源投资人江铜投资及申万创新投。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拓展底层核心技术、夯实新产品研发,完善实验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海内外市场,为公司后续上市计划打下坚实基础。自
近日,长扬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福建大数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机场资本、北京市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和龙鼎投资等联合投资。其中,福建大数据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为福建大数据集团下属投资机构,福建大数据集团为福建省国资委所属,山东机场资本为山东省国资委所属。本轮融资国有资本再次强力注入,标志着
睿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共有325家中企IPO,其中A股264家,港股40家,美股21家;IPO募资额为3454.28亿元人民币,分别为A股3196.51亿元人民币、港股212.02亿元人民币、美股45.75亿元人民币;平均募资额10.01亿元人民币,其中A股平均募资规模较大,为12
在逆境中依然能坚守品牌理念、维护品牌声誉是一种高贵的品质。10月26日,创业邦2023最受赞赏的风险投资机构榜单在北京市首钢园发布并举办颁奖典礼,本次榜单结合近200位评委(其中合伙人及以上占64%)的实际投票结果,总投票数将近15000票,最终形成了一份涵盖190家投资机构的品牌榜。据睿兽分析数据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菜鸟终于要上市了。新的业绩披露方式下,如果按营收划分,菜鸟778亿的营收妥妥是阿里第二大业务。阿里第二大业务独立上市,外界关注的是估值。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给出的估值为1850亿。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目前民营物流的老大顺丰的市值为2026亿,如果菜鸟的市值能
元潼(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潼技术“)近日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投资方为启航投资以及小米战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医疗影像、遥感巡天及手机场景的核心产品开发,助力公司配齐创新要素,加速公司颠覆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本轮领投方启航投资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倾力打造的专业化、市场化投资平台,本轮投资